更为重要的是,信号旗承载着深厚的海事礼仪和国际规则,它象征着对海洋秩序的尊重。无论是强国还是弱国,无论是军舰还是商船,所有海上船只都遵循这套数百年来通行的旗语系统。

\"1\"号信号旗与日本国旗的误解

中国军舰在航行中悬挂的“日本国旗”,实则是国际信号旗中的数字“1”旗。其旗面设计是白色底,中央有一个浅红色的圆形,呈梯形状,与日本国旗的长方形红圆设计有着明显的区别。然而,由于从远距离或低分辨率的照片中观察,这面旗帜容易被误认为是日本的“日章旗”,从而引发了误解。

这种误解的根源不仅在于旗帜的视觉相似性,还与中日之间复杂的历史背景息息相关。日本的“日章旗”在1870年随着明治维新正式确立,象征着“旭日之国”。然而,鉴于日本近现代的侵华历史,这面旗帜在中国民众心中常常激起敏感的情绪。每当这面与日本国旗相似的信号旗与“日章旗”混淆时,争议便会随之而来。

根据《国际信号书》的规定,军舰或商船在进行试航时,需要悬挂特定的“RU1”信号旗组合,其中“R”旗为红底黄十字, “U”旗为红白相间的设计,而“1”旗则是白底红圆的样式。这一组合的含义是:“我正在进行试航”,这一符号系统广泛适用于各种军舰和商船。

试航是新舰交付前至关重要的测试阶段,涉及动力系统、武器装备、雷达设备等多个方面的检测。由于试航过程中航速和航线不稳定,若未能及时明确表明试航状态,其他船只可能误解其意图,从而增加碰撞或发生冲突的风险。因此,悬挂“RU1”信号旗,能有效地通知周围船只:“本船正在进行试航,请保持安全距离,避免不必要的误会”。

同样,美国海军的尼米兹级航母、俄罗斯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、以及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,在试航时都悬挂过相同的“RU1”旗。而中国海军的辽宁舰、山东舰、福建舰以及各型驱逐舰、两栖攻击舰也都严格遵循这一规则。

根据《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公约》,所有船舶都必须通过视觉信号传递其状态,以保障航行的安全。

误解的传播与澄清

这一信号旗误解的传播,实际上折射出信息在网络时代传播的复杂性。2018年,中国海军052D型驱逐舰试航的照片引发了热议。一些自媒体以“耸人听闻”的标题吸引点击,称“中国军舰悬挂日本国旗,到底有什么目的?”这类文章通常没有进行充分的事实核查,进一步加深了公众的困惑。

面对这种误解,海军和官方媒体迅速进行了回应。海军的官方微博发布了信号旗的科普文章,并附上了46面国际信号旗的详细说明,明确指出“RU1”旗代表的是“我正在进行试航”。2020年,央视军事频道也推出了一则短视频,详细讲解了信号旗与日本国旗的区别,强调中国海军在使用信号旗时的专业性。

随着2024年福建舰试航后的进一步报道,《人民日报》海外版还刊发了文章《信号旗:海上通用的语言》,通俗易懂地解释了“RU1”旗所代表的国际惯例。这些澄清逐渐平息了公众的误解,许多网友在留言中表示:“终于明白了”“原来这就是国际海上规则”。

然而,尽管误解得到了有效澄清,部分网友依然存在疑问:“为什么非得使用这面旗帜,而不选择其他更显眼的旗帜?”这反映出历史记忆对公众情绪的深远影响。

中日之间的历史恩怨,尤其是日本在近现代的侵华战争遗留的创伤,使得“日章旗”成为了一个敏感的符号。即使信号旗与日本国旗没有任何直接关系,视觉上的相似性仍然会激起部分人的敏感神经。

此外,由于国际信号旗体系的制定过程由西方主导,亚洲国家在其中的声音相对较少,这也让部分人感受到规则的“被动接受”感。

结语

信号旗,作为海上无声的语言,既是历史的见证,也是现代航海文化的一部分。从18世纪英国海军的旗语,到今天中国军舰悬挂的“RU1”信号旗,信号旗不仅见证了航海技术的不断进步,更体现了全球各国对海洋秩序的共同尊重。

中国海军悬挂的所谓“日本国旗”,实则是对国际海事规则的严格遵守,是海上安全的保障。这面不起眼的小旗帜,既是技术符号,更象征着海军的专业精神。

从东海的试航到远洋的护航,中国海军通过信号旗向世界宣告:我们是和平的使者,是规则的守护者。愿这面旗帜,在浩瀚的海洋上继续迎风飘扬,见证更加和平与安全的航行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